【演講預告】知名專家廈門軌道交通集團總工賀斯進應邀將出席“首屆中國數字交通創新發展論壇”千人大會并發表主題演講

賀斯進,長期從事軌道交通勘察設計、技術管理、工程建設、地鐵運營管理工作,教授級高工、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注冊咨詢工程師、注冊城市規劃師。先后擔任設計總工、院副總工程師、副院長、南昌地鐵副總經理(先后分管技術、建設、運營),現任廈門軌道交通集團總工,負責建立健全軌道集團相關技術體系、標準及技術管理辦法,負責重大技術決策,解決重大技術難題。主持重大科研項目,作為主要負責人承擔的南昌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獲2016-2017年度國家優質工程金獎;主持科研項目《荷變影響下城軌地下工程敏感區安全風險控制技術研究》獲2019年度中城協科技進步一等獎,《南昌地鐵車站混凝土結構裂縫控制技術研究與應用》獲2019年度中交協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科研項目《南昌市軌道交通沿線抗浮設防水位專題研究(首通段)》獲2019年度江西省優秀勘察設計項目一等獎。近年來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合作項目《南昌軌道交通路網客流實時監測系統》獲軟件著作權。
《以層次分明的軌道交通體系,引領建設“軌道上的閩西南協作區”》
閩西南經濟協作區包括廈門、漳州、泉州、三明、龍巖,是福建省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對接海峽東岸、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中西部腹地的核心區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戰略樞紐。協作區內已開展了一系列雙邊多邊、多層次、多形式的“山海協作”,在統籌協調機制、區域規劃對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分工協作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受國家審批政策、跨行政區域、跨部門和跨界等因素制約,協作區內現有軌道交通網絡存在一定問題,如軌道交通網絡層次不夠豐富,國鐵與廈門市城市軌道網絡一體化程度較低,高鐵樞紐距離中心城區遠,城市軌道難以跨區域直通等。在充分借鑒國際灣區的軌道交通經驗基礎上,廈門軌道集團技術團隊提出分步走的策略來推進協作區內軌道交通網絡的實施。提出3311即“三個層次網絡、三大時間目標、一體化機制、一體化融合”四個方面的推進目標。做好國有鐵路、城際軌道、市區軌道等多層次網絡的銜接,以實現軌道上高速運轉的閩西南經濟協作區。
首屆中國數字交通創新發展論壇暨軌道交通多網融合與創新發展研討會將于2022年3月17-19日在四川成都盛大召開。屆時千余位數字交通精英匯聚蓉城,共襄綜合交通數智化創新科技盛舉。
本次研討會由交通運輸部科技司指導,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主辦,新技術促進分會、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智匯新基建(北京)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承辦,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協辦,中國鐵道學會、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鼎力支持,強強聯合,匯聚業界頂級學術機構及相關團體資源,推動中國數字交通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