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主辦,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科學技術獎勵辦公室、重慶市永川區人民政府、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新技術促進分會、鐵路創新研究院(重慶)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國鐵路網信息咨詢中心大會承辦,國能朔黃鐵路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智洋慧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市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經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浙江省機電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華夏高鐵技術有限公司、江蘇中礦大正表面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承辦的“交通運輸新技術新成果推廣大會”在重慶市永川區隆重召開。
15日下午,橋梁智能建造與運維關鍵技術論壇如期召開,論壇上半場主持人由招商局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橋梁研究院試驗中心主任牛松山擔任,下半場主持人由重慶科技大學碩士生導師羅玲擔任,大約150名與會代表參加論壇聆聽報告。交通運輸部科技司原二級巡視員、新技術促進分會副會長鄒力致辭。

橋梁智能建造與運維關鍵技術論壇

招商局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橋梁研究院試驗中心主任牛松山

重慶科技大學碩士生導師羅玲

交通運輸部科技司原二級巡視員、新技術促進分會副會長鄒力致辭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徐升橋報告題目為《鐵路橋梁鋼管混凝土結構設計研究與應用》。報告針對鐵路橋梁鋼管混凝土結構設計理論、設計方法及施工技術等進行講解。研究了鐵路橋梁鋼管混凝土結構設計理論,提出了啞鈴型截面純彎強度設計方法、管節點疲勞設計方法、內填外包鋼管混凝土截面設計方法;分析了鐵路橋梁鋼管混凝土結構參數體系,提出了徐變終極系數設計值、疊加法形式的軸壓強度和剛度設計公式、脫空高度限值;結合鋼管混凝土拱橋豎轉施工新方法,開發了大跨度鋼拱橋拱肋二次豎轉施工技術,研制了拱肋結構的豎轉鉸、中間鉸構造,以及相應的施工支架、牽引控制和錨固系統。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徐升橋
河北智建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謝艷偉報告題目為《智能鋼筋設備產線化新技術在各個建設領域的應用》。報告就智能鋼筋設備產線化新技術在鋼筋籠加工領域的應用、智能鋼筋設備產線化新技術在高鐵梁場鋼筋加工領域的應用、智能鋼筋設備產線化新技術在公路小箱梁梁場鋼筋加工領域的應用、智能鋼筋設備產線化新技術在建筑領域的應用展開。

河北智建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謝艷偉
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總工程師呂牧報告題目為《混凝土節段梁高精度智能化預制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谧詣踊瘷z測技術、高精度液壓技術、高精度傳感技術、物聯網技術等對節段梁短線法施工工藝進行優化,將傳統的人工匹配調節工藝改進成為智能匹配調節,通過對節段梁自動匹配定位算法、節段梁自動匹配定位系統儀器設備及主要結構、節段梁自動匹配定位智能控制系統、節段梁自動測量技術、自動測量及自動定位系統一體化匹配對接等研究,開發了自動測量匹配調節程序,提高了匹配效率和精度。使節段梁預制實現高智能化、高匹配精度、高安全可靠性的目標,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

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總工程師呂牧
中咨公路養護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慈祥報告題目為《橋梁安全韌性提升技術》。本報告立足橋梁安全韌性提升理論框架,系統解析橋梁結構自身特點和典型病害發育特征,創新提出"定向修復-結構增強-智能監測"技術體系,并基于工程實例展示橋梁安全韌性提升的技術路徑及工程實效,為橋梁養護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范式。

中咨公路養護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慈祥
招商局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橋梁與結構工程研究院院長助理劉海明報告題目為《高烈度區梁式橋抗震設計與韌性提升關鍵技術》。通過橋梁工程、地震工程與材料工程等多學科、多專業十余年克難攻堅,將理論方法與技術裝備有機整合,提出了高精度的人工地震動加速度時程的擬合與選取方法,為梁式橋抗震動力時程分析地震動作用的輸入提供了依據;建立了針對梁式橋減隔震和延性抗震系統性的設計理論與方法,自主研發相關軟件,支撐了我國多部橋梁抗震規范的編制,指導了我國多座大跨梁式橋重大工程的抗震設計;研發了能夠實現震后自復位的梁式橋抗震韌性提升成套技術與裝置,保障了大震過后橋梁能夠繼續發揮“生命線工程”功能。

招商局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橋梁與結構工程研究院院長助理劉海明
北京物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鳳旌報告題目為《聲發射技術在橋梁預應力鋼筋繃斷/纜索斷絲及結構損傷監測中的應用》。報告圍繞聲發射技術的原理、特點,聲發射技術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聲發射技術在國內外長大橋結構健康監測(SHM)中的成功應用,聲發射技術在橋梁預應力結構中體內(預應力)鋼筋繃斷,體內/體外纜索斷絲監測;懸索橋主纜,斜拉橋斜拉索,懸索橋/拱橋吊桿索腐蝕斷絲監測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應用。

北京物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鳳旌
武漢武橋朗清測控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楊洪菊報告題目為《基于鏈式攝影測量視覺位移監測技術的研究及應用》。主要介紹視覺位移測量儀工作原理、鏈式視覺位移監測技術與傳統監測技術的比較及優勢、鏈式視覺位移監測技術的原理及創新點、鏈式視覺位移監測技術在地鐵、邊坡、橋梁、基坑中的應用、視覺位移監測技術的發展前景和展望。

武漢武橋朗清測控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楊洪菊
西南交通大學建管處處長張清華報告題目為《鋼結構橋梁服役性態智能感知技術與裝備》。針對鋼結構橋梁服役性能劣化難監測檢測問題,研發了新型智能涂層傳感元件,建立了涂覆材料微觀尺度相互作用力學模型和電傳感模型,構建了涂層材料微觀結構與宏觀成膜力學—電學耦合作用模型。將機器視覺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研發了疲勞裂紋、螺栓松脫、腐蝕等鋼橋全域表觀病害的智能監測檢測新裝備。提出了適用于復雜構造裂紋的三維相控陣布測列陣和智能成像方法,研制了適用于隱蔽部位病害精準監測檢測的超聲導波傳感器和檢測設備。

西南交通大學建管處處長張清華
河北寶力工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張陽光報告題目為《橋梁配套裝備新技術匯報》。本次報告聚焦四項創新技術:智能監測支座通過集成物聯網傳感器,采集分析支座的荷載、變形數據,結合平臺監測預警功能和支座本體的無級調高功能,實現支座全周期內的數據監測和管理維護;四項技術覆蓋“智能監測-高效減震-長效耐久”全鏈條,推動交通工程向數字化、長壽命、低維護方向升級,助力交通強國戰略高質量落地。

河北寶力工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張陽光
中國十九冶集團有限公司副主任周澤林報告題目為《智能建造賦能交通建設新技術發展與創新》。報告圍繞數智策劃、數智模擬、數智標準化以及數智優化等數智技術助力山區公路項目建設;以復興長江大橋為例展現了數智技術在千米級懸索橋工程中的創新應用;以穿越高承壓水擠壓構造破碎帶的龍缸隧道為例展現了數智技術在復雜隧道工程中的創新應用。

中國十九冶集團有限公司副主任周澤林
江蘇中礦大正表面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田奎報告題目為《基于數字孿生的大跨橋梁智能養護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應用示范》。深入分析大跨徑橋梁在復雜環境中面臨的腐蝕挑戰,報告聚焦于除濕技術的前沿研究,涵蓋腐蝕監測與狀態評估、傳熱傳質機制研究及智能化運維調控策略,同時總結了近年來在多座重大橋梁的除濕系統工程及其運行效果。展望未來技術的發展方向與研究重點,為在役橋梁的安全運營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撐。

江蘇中礦大正表面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田奎
重慶科技大學碩士生導師羅玲報告題目為《橋梁鋼筋混凝土結構時效劣化研究及智能監測預警技術與應用》。報告圍繞建立鋼筋混凝土結構承載能力的綜合評價方法、研發了基于時空影像序列的鋼筋混凝土橋梁結構全息動靜性態監測系統、開發了基于多源異構數據融合技術的智能預警平臺。

重慶科技大學碩士生導師羅玲
本次論壇聚焦橋梁智能建造與運維領域的新技術、新材料與新工藝,旨在為行業同仁搭建一個高水平的交流平臺,分享最新研究成果與實踐經驗,推動行業技術創新與可持續發展。
編輯:楊娜、楊萍、張華
校對:武文全、杜小川、張保平
審核:于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