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500公里:重慶建成全球規模最大山地城市軌道交通
重慶廣電消息:2月23日下午,重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重慶軌道交通“跨越500公里”新聞發布會。市住房城鄉建委負責人介紹,隨著軌道5號線北延伸段即將建成通車,我市軌道交通累計完成投資近3200億元,運營線路增至12條,運營里程跨越500公里大關。
重慶不但建成了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山地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網絡,更承載著全市人民的期望,向建設“軌道上的經濟圈”、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區”邁進了堅實一步。
市住房城鄉建委黨組書記、主任岳順介紹,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軌道交通建設,將其作為引領城市發展格局、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重大舉措,軌道交通工程建設投用強度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引領綠色出行“新風尚”,延展便捷惠民、高效暢通的“民生線”
重慶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軌道交通線網日益成熟,為市民生產生活、對外交往提供了綠色、快捷、低碳的出行服務。
織密“覆蓋網”提速實施城市軌道交通成網計劃,“環射+縱橫”的運營網絡已經成型,284座軌道交通站點高效串聯起機場、高鐵站、各大商圈、大型居住區等重要功能節點,軌道交通客運量逐年提升,全網累計客運量83.7億人次。2022年,軌道交通客運量9.1億人次,全國排名第7,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42%。今年春節后,日最高客運量達425.3萬人次,創歷史新高。
暢通“大動脈”增強關鍵通道供給能力,打通穿山瓶頸5處、跨江通道12個,軌道交通運量大、速度快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單向旅客最大通行能力約2.5-5萬人/小時,軌道交通旅行速度達到高峰期道路交通平均車速的1.6倍,在主要穿山跨江節點的運力已超地面道路交通。
優化“服務點”大力提升軌道交通服務品質,實施軌道運營站點提質增效、軌道與地面公交換乘整體提升、軌道站點步行便捷性提升等配套工程,累計對105個軌道站點與地面公交換乘進行整體提升,公軌平均換乘距離由215米縮短至35米,基本實現軌道出入口100米范圍內公交換乘設施全覆蓋,有力改善群眾出行體驗,增強群眾出行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認同感。
凝聚城市發展“新動能”,拓展空間引領、產業協同的“發展線”
重慶始終堅持“建軌道就是建城市”的理念,推動軌道線網由中部槽谷逐步向東、西部槽谷和主城新區延伸,以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空間擴展。
拉大“城市骨架”助推茶園、龍洲灣、蔡家等城市副中心加快成型,西部科學城、廣陽灣智創生態城、兩江新區等重點發展片區加快建設,璧山、江津等同城化發展先行區與中心城區協調聯動發展。尖璧段建成通車后,從璧山城區到大學城的時間由30分鐘縮短到5分鐘。江跳線建成通車后,江津市民只需半個小時,即可快速進入中心城區。
串聯“產業軸帶”依托軌道交通引導產業要素沿線集聚,橫跨主城都市區三大槽谷,串聯龍盛、汽博、雙福等片區,支撐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萬億級產業集群打造;串聯西永、空港、禮嘉智慧城等片區,支撐電子信息制造業萬億級產業集群打造,做強主城都市區,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軌道交通沿線商圈輻射能力大幅提升,“軌道、城市、產業”高效互動、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
撬動“樞紐片區”實施軌道交通TOD綜合開發,打造了聞名國內外的李子壩車站綜合樓,建成了全國首個商圈高鐵TOD城市綜合體——龍湖重慶金沙天街,正在建設紅旗河溝站、南坪站、雙堰公交站場等TOD項目,計劃建設微電園站、海峽路變電站等項目,以軌道為引領、產業為支撐、公共服務相配套的城市發展形態加快構建。
打造重慶城市“新名片”,鋪展創新策源、文旅融合的“風景線”
重慶始終堅持守正創新、科技引領,軌道交通建設取得多項具有重慶辨識度的世界級和全國“第一”,成為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展現科技創新能力的城市名片。
破解“地形難關”突破穿山跨江、深埋車站等多項世界性難關,建成全國最多的軌道交通跨江通道(累計達到12個),建成全國最長(5633米)軌道交通山嶺隧道——6號線銅鑼山隧道、全國埋深最深(106米)的地鐵站——9號線紅巖村站等一系列世界級工程,形成了地形適應強、跨江橋梁多、穿山通道多為特點的山地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網絡。
攻克“技術瓶頸”在全國率先構建了山地城市軌道交通技術標準體系,并將其上升為國家標準。培育了轉彎半徑小、爬坡能力強、適應不同功能需求的跨座式單軌、As型車、雙流制車、城軌快線車等軌道裝備產業,實現全國首創、重慶智造。成功斬獲了菲迪克全球優秀工程項目獎、詹天佑獎、魯班獎等國內外頂級工程獎項。
構筑“立體之都”將出行與觀景有機結合,充滿幾何美感的軌道交通線條,融入山水相依的立體城市,勾勒出靚麗的城市風景線。“開往春天的列車”“云海列車”“空中列車”“單軌穿樓”等獨具山城特色的軌道交通美景享譽國內外,成為來渝游客的熱門打卡點,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山水之城獨特魅力生動呈現。
第1眼記者了解到,下一步,重慶將再開通18號線、5號線一期中段等城市軌道線路,開工建設7號線一期、17號線一期等城市軌道線路和中心城區至永川等市域鐵路,提前謀劃新一輪軌道交通建設計劃,不斷完善軌道線網,加快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十四五”期間,重慶將著力構建內外貫通、普快結合的多層次軌道交通體系,力爭主城都市區軌道運營及在建里程超過1000公里,全面支撐2.87萬平方公里的超大城市空間布局、千萬級常住人口便捷出行、萬億級產業高效集聚,努力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號工程”中實現更大作為,為新時代新征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來源:第1眼-重慶廣電記者劉暢賀應桃
免責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